突然收到“教育考试院”短信
说你考场作弊?
别慌!这是诈骗!
高考期间
全国多地考生反映收到
以“教育考试院”名义发送的短信
称考生在考试中
被AI监考发现存在作弊行为
成绩记为0分
警
方
提
醒
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
此类短信均为骗子发布的虚假短信
通过恐吓方式
诱导考生点击虚假链接
或回拨诈骗电话
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
高考作弊违规行为
会由人工复核并书面通知
绝不会以电话、短信等方式通知
尤其是对方提出进一步转账要求的
一定是诈骗
请各位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
注意保管个人信息
谨防上当受骗
一旦收到此类短信
请立即删除
遇到可疑情况
要及时与学校、教育部门联系
或拨打96110进行电话核实
为了避免广大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
以下这些常见的高考诈骗套路
希望大家提高警惕
守护好自己的权益
升学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
诈骗套路:骗子打着“内部指标”“特招名额”“低分高录”旗号,冒充招生办、高校领导或“有关系”人士,声称交钱就能搞定名校录取。
真实案例:焦急的李同学家长收到“某名校招生办”电话,对方称只要支付5万元“疏通费”就能拿到内部名额。转账后,“招生办”人间蒸发,录取通知当然无影无踪。
警方提醒
· 高考没有“内部指标”,“保录取”= “保被骗”!
· 自称“有门路”的,都是盯上你钱包的骗子!
· 录取结果只信官方通知,非官方承诺一律不信!
“奖学金”“助学金”从天降?
诈骗套路:骗子冒充教育局、学校、基金会工作人员,通知受害人获得“奖学金”或“助学金”,但需先缴纳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或“税款”才能领取。
真实案例:王同学接到自称“教育局工作人员”电话,告知其获得“优秀毕业生助学金”8000元,但需先支付500元“手续费”到指定账户。小王转账后,对方马上失联。
警方提醒
· 助学政策请登录教育局或学校官网查询!
· 接到“工作人员”电话,切勿轻信,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情况。
高薪兼职?小心“馅饼”变“血亏”!
诈骗套路:“足不出户,日赚千元”“刷单返利”“模特兼职先交押金”“境外高薪务工”……骗子利用学生想赚钱的心理,诱骗充值、刷单、交押金,甚至陷入传销、赌博陷阱。
真实案例:张同学在QQ群看到“游戏代练,轻松月入过万”的广告,但要求先充值购买“工作账号”。张同学充值数千元后,对方消失,承诺的工作也无下文。
警方提醒
· 所有“先垫钱后返利”的兼职都是诈骗!
· 刷单违法!刷单违法!刷单违法!(重要的事说三遍)
· 通过正规平台找兼职工作,别信“躺赚”广告!
低价毕业旅行?小心人财两空!
诈骗套路:骗子在社交媒体或非正规渠道发布“超低价毕业旅行团”“特价机票/酒店”,吸引学生报名缴费,随后卷款跑路或行程严重缩水、强制消费。
真实案例:某毕业旅行微信群组织“海岛豪华游,骨折价1999元全包”。十余名同学缴费后,临行前群主解散群聊,消失无踪。
警方提醒
· 参团旅游请认准正规旅行社和平台!
· 对远低于市场价的“馅饼”保持高度警惕,参团前要签订正规合同,索要发票,切勿向私人账户大额转账!
“注销校园贷”?可能是骗局!
诈骗套路:骗子冒充金融平台客服,声称“根据国家政策,需注销学生贷款账户”,否则影响征信。通过诱导受害人下载软件共享屏幕,或要求转账到“安全账户”进行“资金清算”。
真实案例:刘同学接到“某金融平台客服”电话,称其有未注销的校园贷账户影响征信,需按指引操作“清空额度”。在对方诱导下,刘同学在多平台借款并转账数万元。
警方提醒
· 个人征信无法人为随意修改!
· 凡是自称客服,要求注销账户、转账验资、共享屏幕的,都是诈骗!
防范措施与安全建议
保持警惕:不管骗子伪装成什么身份,绕多少圈,最终目的都是“转账、汇款、骗钱”。凡是涉及财物信息的一定要提高警惕,多加核实确认,切勿轻信他人,以免财产受损。
认准官方渠道:高考的相关信息,如考试政策、成绩查询、志愿填报、录取结果等,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正规渠道获取,如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。
保护个人信息:切勿轻易将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、准考证号、银行账户等信息泄露给他人。